(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 尹薇 王艾冰)国际学期刊《肺癌》(Lung Cancer)2025年10月刊发表了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胸外科陈海泉教授团队的一项跨度16年、基于该院21000余例肺癌手术患者数据的最新研究。“这项研究显示最好的股票配资网站,我国可手术肺癌人群的疾病谱正在发生深刻变迁,自2006年至2021年,女性肺癌患者和不吸烟肺癌患者占比增长迅速。”9月30日,陈海泉告诉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
研究截图
更多女性患者被检出,要重视年轻非高危人群筛查
报告显示,小于45岁的女性在患者中的比例从3.4%激增至19.2%,增幅远超男性患者。
其中,女性可手术肺癌患者占比增加明显,从2006年的29.9%持续上升至2021年的59.5%,超过男性。
陈海泉教授表示,吸烟肺癌患者比例的明显下降体现了近年来控烟举措的显著成果。女性患者增加,主要是因为这一成果与健康体检意识的增强直接相关:因体检发现肺癌的比例从44.0%上升至70.5%,早期诊断率稳步增长。
“最近几年肺癌患者越来越年轻化,有一些甚至是儿童和青少年。这也提示我们,在肺癌防治中应当对年轻、不吸烟女性的肺癌风险给予高度重视。”陈海泉认为,该研究结果再次表明,肺癌的流行病学特征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继续将筛查和高危人群的定义只局限于中老年和重度吸烟者,将会漏掉大量年轻的、不吸烟的患者群体,尤其是女性患者。
和吸烟者比,女性肺癌早期发现预后更好
尽管不吸烟的年轻女性罹患肺癌人数增加,但所幸越来越多的可手术肺癌成为新常态。数据中,不吸烟的可手术肺癌患者比例从42.3%大幅增至72.0%。其中,女性患者中不吸烟者的比例高达97.5%。因此,陈海泉教授认为,并不需要为此过度焦虑。
数据表明,16年间,可手术肺癌患者肺癌病理类型构成也发生了根本性转变。腺癌、鳞癌、小细胞肺癌是肺癌的主要病理类型,在十年前,腺癌患者与鳞癌患者占比基本相当,但近年来,腺癌的比例已经从41.2%上升至75.9%,成为绝对主要的病理类型。与之相反,与吸烟关系更为密切的鳞癌比例从41.2%下降至11.9%。
陈海泉教授告诉记者,不吸烟年轻女性罹患的大多是毛玻璃结节(GGO)亚型。对这一亚型,陈海泉也“死磕”多年。他刚在国际肺癌研究领域权威期刊《胸部肿瘤学》(Journal of Thoracic Oncology)杂志在线发表的另一项国内多家医疗中心共同参与的前瞻性多中心临床研究首次证实:对于特定类型的肺多发性GGO患者,在“外科治愈窗口期”内实施主动监测策略安全可靠,并提出了多发GGO的分期性根治术,为即刻手术之外的个体化治疗提供了循证依据。
陈海泉教授指出,患者查出来磨玻璃结节,可每年接受胸部CT随访,若目标病灶在监测中出现进展但仍处于“外科治愈窗口期”,可继续主动监测随访;若临近的边沿窗口期或超出,则建议行手术切除。既要避免过度筛查过度手术,也要避免筛查不足,以及病情进展让小手术变成大手术。
启远网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